八德身心診所

衛教文章

強迫症的困境與心理治療策略

余秉銘 心理師

強迫症的患者常受到強迫性思維與強迫性行為的困擾,影響日常生活與心理健康。由於因無法控制的重複行為感到痛苦,例如過度洗手、檢查門鎖,或無法擺脫某些念頭,導致焦慮與精神耗損。

強迫症的困境

  1. 無法控制的焦慮與恐懼:強迫症患者常因無法停止的強迫性思維感到極大壓力,擔心如果不按照「特定規則」行事,將導致可怕的後果。
  2. 時間與精力的消耗:因為反覆進行強迫行為,如確認某件事是否完成,導致大量時間耗費,影響工作、學習與社交。
  3. 自我懷疑與厭惡:強迫症患者可能會因無法控制自身行為而產生自責情緒,進一步加劇焦慮,形成惡性循環。
  4. 社交困境:過度的強迫行為可能讓患者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尷尬,甚至被誤解,導致社交孤立。

 

心理治療策略

  1. 認識並接納強迫症:了解強迫症的本質,包括生理與心理因素,接受這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狀況,而非個人的缺陷。
  2. 認知行為療法:透過認知行為療法,患者可以學習調整信念,避免以強迫行為因應焦慮,並逐漸接觸令其焦慮的情境,產生新的行爲循環模式。
  3. 情緒取向治療透過情緒覺察,患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內在感受,而不僅僅依賴強迫行為來緩解焦慮。發展更健康的情緒調節策略,例如透過呼吸練習、覺察當下的情緒,藉由自我同理與接納,調節焦慮。
  4.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:保持規律作息、運動、冥想等方式,有助於壓力管理,並降低焦慮,減少強迫症狀。

強迫症雖然令人困擾,且因程度的不同,改變的時程長短不一。但透過適當的治療與自我調適,可以有效減輕症狀,逐步回歸正常生活。

 

回上頁

公告:2/12(三)暫停接初診

X